时间: 2024-07-19 18:37:38 | 作者: 自助洗衣机
中新网河池7月9日电 (高东风)当年用石磨磨浆、手工拉皮、露天晾晒,今天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安旱藕粉丝制作技艺正在帮助当地的瑶族同胞从贫困走向富裕。
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安旱藕粉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蓝德近日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介绍,旱藕又名芭蕉芋,是一种粗生、无病虫害的淀粉作物,其块茎富含支链淀粉。都安旱藕粉丝以旱藕淀粉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具有易煮食、久煮不糊、清爽可口的特点,汤食、炒食均可。旱藕均栽培于高寒石山地区,无任何污染,而且栽培上不需使用农药,是真正的绿色保健食品。
都安瑶族自治县文化馆副馆长唐邦化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都安旱藕粉丝制作技艺在清朝末年流入到该县东庙、地苏、隆福、板岭等乡镇,因这些乡镇适宜种植旱藕,且旱藕产量高,淀粉多。当时,因为人们的生产力比较落后,生活水平不高,只将旱藕喂猪或将旱藕磨成粉做馍馍充饥。随着农具的演变和生活的实践,人们发现用旱藕滤出的淀粉可以加工成旱藕粉丝,当时这种手工艺的制作的过程很简单,就是把旱藕洗净,用铁板刷磨碎,用水过滤后,多次漂洗,将淀粉按特殊的比例稀释放入蒸盘石蒸熟,晒干后切成丝。从那时起,村民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旱藕炒粉或者是旱藕汤粉。
蓝德介绍,由于旱藕粉丝的口感滑润,口味香甜,慢慢的变成为当地群众每日必吃的美食,需求量也大增,原有的制作手法产量低,已经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促使旱藕粉丝制作技艺不断改革更新。后来逐步沿袭把旱藕洗净——磨碎——用水过滤——滤出淀粉的方式,再将淀粉按特殊的比例稀释放入蒸盘石蒸熟,取出粉片放在竹席上拉平,晒干后切成粉丝,把粉丝再晒干,最后绑扎成成品。后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加工改进,变成现在旱藕粉丝制作的手工技艺方式。
随着都安旱藕粉丝作为绿色食品,走出大山,成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群众的盘中餐,市场需求量大增,原有的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从2006年开始,以蓝德为代表的旱藕粉丝生产者开始引入现代化技术,逐步改进更新传统的技艺方式,将洗藕、磨藕、滤浆、漂浆、蒸粉、晒粉、切粉、再晒、包装成品等过程引入半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粉丝产量逐年递增,但晾晒还是露天,若遇到连续的阴雨天,生产就会受到影响。
在全自动化生产车间,粉浆变成粉皮的时间仅1分钟,再经过9道流水线烘干程序,下线的粉皮已经八成干,在放入恒温41度的烘干房4个小时,就能够直接进行切丝、包装、出厂,生产的全部过程和过去有了天壤之别。
2017年7月29日拍摄的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东庙村旱藕粉晾晒场。高东风 摄
据了解,蓝德的旱藕粉丝生产作坊有59名村民常年务工,其中36人为贫困人口,且多属于留守老人和妇女,她们在照顾家里的农田、孩子、老人的同时,月均还有1800多元的收入。东庙村伏元队村民蓝启克多年来就在蓝德的粉丝作坊打工,绝大多数都是半个生产专家,见证了粉丝生产的基本工艺升级换代的全过程。“东庙粉丝生产强度的降低、生产的基本工艺的进步,让我们从蒸笼般的工作环境解放出来,收入也逐年增加。”蓝启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