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坝上麦冬香

时间: 2024-04-07 21:30:53 |   作者: 烫平机

  奔腾的涪江从雪山一路奔来,穿过平武的层层大山和江油、绵阳的低山丘陵,穿越绵阳城,终于在绵阳之南的三台县花园镇,形成了一片肥沃的平原大坝,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涪城麦冬”就出产在这里。

  麦冬,是一种道地的中药材,《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养阴润肺的上品。元末明初,当地百姓把野生麦冬培育为家麦冬,花园镇曾经是西蜀古城涪城县旧址,古称:涪城坝,“涪城麦冬”也由此得名。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涪城坝的人们便开启了繁忙的麦冬采挖模式。随着麦冬采挖渐入高潮,涪城坝上到处飘散着浓郁而温婉的麦冬清香。

  麦冬的采挖是个力气活。麦冬的根茎深深地扎进地里,挖的时候,农民高高地扬起锄头,结结实实地挖下去,再用力一撬,才能把麦冬整株挖起来,挖浅了,麦冬就会连着根须断在土里,所以,尽管还是春寒料峭,挖麦冬也会挖得汗流浃背。

  刚挖出来的麦冬裹在黑黝黝的泥土里,抖掉泥土,就见到根茎上一串串莲珠样的麦冬了。麦冬挖出来以后,还要经过采摘、淘洗、晾晒等工序,才算完成了麦冬的收获。

  麦冬的采摘是手工活,也是技术活,通常是用剪刀连着根茎剪下,动作越娴熟剪得越快,这就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力。每到涪城麦冬采收季,周边的原住民还在农闲中,他们纷纷来到坝里受雇剪麦冬。这时节,家家户户的街沿上、院坝里,麦冬都堆得小山似的,人们一边剪麦冬,一边聊天,像过节一样闹热。

  麦冬的淘洗也很费力。农民把剪下的麦冬一筐筐倒入水池里,用手搓,用脚蹬,当浑浊的泥水随清流慢慢散去,裹在麦冬根茎上的泥土被清理洗涤干净,白如凝脂的麦冬就呈现在眼前了。

  淘洗干净的麦冬先晒干水汽,然后要用双手揉搓,麦冬才干得更快,色泽更白净。揉麦冬是有讲究的,起初用力要轻,以免揉破麦冬表皮。等到晒干以后,则要用力搓,而且根须晒得越脆搓得越干净,所以麦冬常常要在烈日下反复揉搓,直搓得人汗水长流,双手酸痛。搓掉根须后,还要用筛子除去搓断的根须和杂质,只留下干净饱满的麦冬颗粒和“吹尽黄沙始见金”的愉悦。

  麦冬还在晾晒,四面八方的商贩就已经云集花园镇了。“铲铲客”们走家串户上门收购,“收麦冬,收麦冬啰!”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当“铲铲客”们带着大包小包干麦冬离去的时候,大把钞票就紧紧地攥在麦冬主人的手里了,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在他们的脸上,采收麦冬的辛苦也烟消云散了。

  麦冬采挖后接着就要栽植新苗。选择颜色深绿而健壮的种苗,切去须根,撕成单株,顺着开挖的浅沟插入地里,再覆上土,用脚踩实。刚栽下的麦冬苗还要灌“定根水”,滔滔的涪江是取之不竭的水源,打开纵横在田间的沟渠,河水源源流入地里,麦冬苗饱饱实实地痛饮一回,就开始了四季不歇的生长。

  麦冬的生长周期为一年,栽了麦冬的地里还要套种一季玉米。盛夏,麦冬还在孕育根茎,玉米已经成长为林,放眼望去,仿佛一道道青纱帐,满目苍翠。成熟后的玉米秆粗壮,颗粒饱满,产量是山地玉米望尘莫及的。玉米收获之后,麦冬地并未空虚,又有青蒜、莴笋这些蔬菜与麦冬为伴,一起度过寒冷的冬天,迎接来年春天的收获。

  在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以前,作为药材的涪城麦冬当然没有稻谷和玉米那么受待见,始终只是粮食作物的陪衬,不温不火地存在。三台地方志书记载,1949年,麦冬种植培养面积仅为273亩。后来,为完成外贸任务,当地会拿出少部分土地来栽植麦冬,那时候,种植培养面积也不过几千亩。改革开放以后,麦冬进入市场流通,成为当地群众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人们的种植热情,一天天被激发起来,麦冬,成为当地的主打产业。

  2006年,“涪城麦冬”正式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传承了500多年的涪城麦冬的开发利用更加受到重视,现在,种植培养面积已扩大到6万余亩。

  涪城麦冬的种植培养面积在逐步扩大,劳动强度也相应增大,当地的土专家顺势而上,陆续研制出了麦冬采挖机、清洗机、烘干机这类替代人工劳作的机械。麦冬采收时节,各类机械闪亮登场,当麦冬采收机械高速运转起来的时候,那些曾经挥汗如雨采收麦冬的人们,则怀着被解放的喜悦,兴致勃勃地在一旁围观,传统的麦冬采挖模式正逐渐被取代。

  近年来,三台县着力打造麦冬大健康产业,一大批麦冬深加工企业入驻麦冬大健康产业园,进行麦冬入药、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麦冬高端饮片、麦冬食品、麦冬日化产品等系列衍生产品陆续走向市场,麦冬由单一的药材原料向高的附加价值的工业产品转化,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实惠也慢慢变得丰厚。

  如今,在涪江东岸的涪城坝片区,当你听到哪家哪户靠种植麦冬一年收入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点也不用惊讶。500多年前那些把野生麦冬培育成家麦冬的先人们没想到,小小麦冬,已经蝶变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疙瘩”。“种麦冬,种好麦冬!”成了大家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