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高质量充分就业铺就民生幸福路

时间: 2025-04-23 09:54:05 |   作者: 客户案例

  “这次培训线天的培训,我们基本掌握了制作手工刺绣的要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技艺实现在家就业。”参加培训的鸭塘街道月塘社区冶炼厂安置点监测户杨胜英兴奋地说。

  “我们是在市残联的组织下来参加培训的。理论培训了12天,主要对带货直播等技能培训,我感觉做主播可以很好地施展我的才华。”在黔东南州非遗文创馆,坐在轮椅上52岁的罗忠蓉,已从事缝纫20余年,如今有了自己的直播事业高兴地说。

  在2024年在凯里市残联携手黔东南州非遗文创馆共同打造助残工坊下,随着2024年3月27日,助残工坊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和之后开通的多次培训,逐步推动了凯里市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重点群体的就业,实实在在帮他们实现了就业增收。

  凯里市自2024年开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以及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深入村(社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劳动密集企业摸排劳动力培训需求和愿望,全方面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等培训工程,开展满足多种就业形态个性化需求的就业技能、岗位技能提升、创业等职业技能培训。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990人次。

  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凯里市始终以稳就业、保民生为工作主线,依托“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非公有制企业服务月”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并采取“现场招聘+直播带岗”的方式,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

  在2024年2月21日的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中,不仅组织了凯里市内的用工企业单位,还有广东省、浙江省等省外企业210多家入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涉及建材、电子信息、财务、旅游、文员、普工等多个岗位。

  “除了2024年2月21日的大型招聘会,我们也还会常态化开展招聘,努力实现群众稳就业、促增收。”凯里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在2024年,凯里市累计开展招聘活动35场,提供岗位4.6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9400余人;开展线人;受理线人,通过提供就业服务已就业236人。

  而随着促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强化兜牢民生要求下,通过不间断走访群众,摸排失业人员,落实“1311”就业服务,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方式的凯里市零工市场,采取“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企业+零工市场”的方式,健全零工服务体系,全方位、多元化拓宽零工就业渠道,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以前我们是自己找活干,到结工资的时候会被老板拖个把月或者扯皮,有零工市场以后,我们接的活也多了,工资也容易拿到手,很有保障。”长期做零工的顾营先笑着说。

  自2023年8月创办运营至今,凯里市零工市场积极通过直播带岗、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招聘信息发布等线上新媒体方式,以及到万博、小十字、火车站、洗马河等零工聚集地开展线下宣传,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还通过高效匹配用工,帮助更多人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

  “凯里市零工市场给我提供的这份工作环境、待遇都很好,能让我们每个老百姓找到比较合适自己的工作,很谢谢这样的平台。”通过零工市场的岗位匹配和介绍下,在广湛海鲜店从事海鲜销售的李兰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截至2024年底,已建设公益性零工市场2个、易地搬迁安置点零工驿站4个。发布零工就业岗位1.46万余条,推荐零工就业1.52万余人次。着力推进和规范“人社+村居”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启动“人社+村居”便民服务站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凯里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凯里市就业局还紧密结合农闲时节和农村劳动力实际,通过线下组织季节性劳务输出,线上充分的利用“凯里就业”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就业信息,全方位、多渠道推动季节性劳务输出工作,深入推动“保就业”“稳就业”的具体行动。

  2024年以来,通过打造“苗岭采收工”劳务品牌,加强与广西北海、广东湛江地区用工企业的无缝对接,凝聚合力送岗位,积极组织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开展季节性务工,组织2400余名,输出采收甘蔗到广东、广西务工,预计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增加了群众的季节性收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凯里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为抓手,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方式推动了就业机会充分、就业环境公平、就业结构优化、人岗匹配高效、劳动关系和谐等就业环境,在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慢慢地加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